政策法規環境分析:(四)職業教育改革
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職教20條”),對職業教育改革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目標、新論斷、新要求,是未來一段時期內指導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業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社會吸引力不斷增強,具備了基本實現現代化的諸多有利條件和良好工作基礎。雖然發展成就顯著,但與發達國家相比,與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教育強國的要求相比,我國的職業教育還存在體系建設不夠完善、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建設有待加強、制度標準不夠健全、企業參與辦學的動力不足、有利于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辦學和人才培養質量水平參差不齊等諸多問題?!奥毥?0條”的出臺,為上述問題的綜合治理提供了統籌規劃,為通過改革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提供了頂層設計和施工藍圖。
“職教20條”開篇即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要求把職業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奥毥?0條”提出,職業教育的發展應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需要,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要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優化學校、專業布局,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和育人機制改革,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特別是企業)積極支持職業教育。文件還明確了職業教育改革工作的總體目標和要達成的具體指標(見圖32)。
圖32 “職教20條”提出的總體目標和具體指標
“職教20條”提出要構建職業教育國家標準,發揮標準在職業教育質量提升中的基礎性作用;要持續更新并推進專業目錄、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頂崗實習標準、實訓條件建設標準(儀器設備配備規范)建設和在職業院校落地實施;要鞏固和發展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聯合行業制定國家教學標準、職業院校依據標準自主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的工作格局。
“職教20條”提出促進產教融合的校企“雙元”育人。借鑒“雙元制”等模式,總結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經驗,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強化學生實習實訓。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發展需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推進虛擬工廠等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和普遍應用?!奥毥?0條”還要求推動校企全面加強深度合作,要求企業依法履行實施職業教育的義務,利用資本、技術、知識、設施、設備和管理等要素參與校企合作,促進人力資源開發。在開展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基礎上,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制度,對進入目錄的產教融合型企業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并按規定落實相關稅收政策。試點企業興辦職業教育且投資符合條件的,可按投資額一定比例抵免該企業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厚植企業承擔職業教育責任的社會環境,推動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
“職教20條”還特別提出要打造一批高水平實訓基地,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充分調動各方面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積極性,帶動各級政府、企業和職業院校建設一批資源共享,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企業真實生產和社會技術服務于一體的高水平職業教育實訓基地。面向先進制造業等技術技能人才緊缺領域,統籌多種資源,建設若干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推動開放共享,輻射區域內學校和企業;鼓勵職業院校建設或校企共建一批校內實訓基地,提升重點專業建設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積極吸引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借鑒德國、日本、瑞士等國家經驗,探索創新實訓基地運營模式。
“職教20條”還要求健全經費投入機制,要求各級政府新增教育經費要向職業教育傾斜;進一步完善中等職業學校生均撥款制度,各地中等職業學校生均財政撥款水平可適當高于當地普通高中;要求各地在繼續落實好高等職業教育生均財政撥款水平達到12000元的基礎上,根據發展需要和財力可能逐步提高撥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