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c6oqg"><label id="c6oqg"></label></samp>
  • 您好!歡迎進入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官網。
    裝備研究
    當前位置:首頁 - 裝備研究 - 研究成果 - 正文

    2020年教育信息化發展分析

    來源:《中國教育裝備行業藍皮書(2021版)》發布日期:2022-01-20瀏覽人數:3229

      劉雍潛 楊現民 李新 張瑤 周德青 吳貴芬 米橋偉

      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一時學校被迫停課,線下授課為主的傳統教學秩序受到了挑戰。在危急關頭,國家果斷決策,學校迅速轉變教與學的方式,在最短時間內,中國教育成功實現由線下教學到線上教與學的轉型。這一歷史性轉變的巨大成功背后,得益于我國多年教育信息化及相關教育裝備建設的扎實鋪墊。這一年,中國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沒有因為疫情停步退縮,而是迎難而上,克服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堅定地沿著中共中央、國務院規劃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道路,為全面完成《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砥礪前行。

      本文以2020年疫情環境下線上教育的開展為重點,分五個部分進行年度教育信息化發展分析:一是分析解讀相關數據;二是分類梳理主要熱點事件;三是對疫情期間我國在線教育的實踐與發展狀況進行分析;四是從數字校園建設、網絡學習空間等五個方面反映教育信息化的環境建設與應用;五是從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闡述教育裝備信息化的新進展;六是國家“十三五”規劃期間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啟示及后續發展建議。

      一、教育信息化數據解讀

      本部分以可視化圖表的方式,從數字校園建設與發展、數字資源開發與應用、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發展、在線教育發展規模以及教育信息化經費保障五個方面呈現“十三五”時期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情況,同時通過歷年數據的對比分析,展示“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信息化取得的豐碩成果。

      (一)數字校園建設與發展

      1.網絡接入

      “十三五”期間,我國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學校網絡基礎環境實現全覆蓋。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信息系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網絡接入率達100%,未聯網學校實現動態清零,出口帶寬100M以上的學校比例達99.92%,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

      圖1 2016—2020年我國中小學實現互聯網接入的學校比例

      2.多媒體教室

      “十三五”期間,我國中小學多媒體教室配備比例逐年上升。全國教育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98.35%的中小學擁有多媒體教室,數量達到429萬間,其中83.16%的學校實現多媒體教學設備全覆蓋,具體情況如圖2所示。

      圖2 2016—2020年我國中小學校多媒體教室比例

      (二)數字資源開發與應用

      “愛課程”是教育部、財政部在“十二五”期間啟動建設的高等教育課程資源共享平臺,集中展示“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和“中國大學資源共享課”。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月報》顯示,“十三五”期間,“愛課程”網新增注冊用戶數量逐年上升。其中2020年新增注冊用戶370.5萬人次,與前幾年相比新增數量明顯增加,具體情況如圖3(a)所示;“愛課程”網新增客戶端用戶數逐年累積,于2020年底達到125.4萬人次,2016年至2019年呈現先增后減的趨勢,2020年增速顯著,新增16.5萬人次,具體情況如圖3(b)所示;“愛課程”網中國大學MOOC移動終端累計下載安裝數也處于逐年上升的態勢,2020年達到6 708萬次,具體情況如圖3(c)所示;“愛課程”網平臺在授課程數逐年遞增,2020年達到3.99萬門,具體情況如圖3(d)所示;“愛課程”網新增素材數逐年增加,2020年新增幅度非常大,為278.8萬條,具體情況如圖3(e)所示;“愛課程”網新增報名數呈現逐年上升趨勢,2020年新增幅度最大為7 759萬人次,具體情況如圖3(f)所示。整體來看,“十三五”期間,“愛課程”網建設取得可喜成果,為高等教育提供了大量優質的教育資源。

      圖3 2016—2020年“愛課程”平臺相關數據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公布的“十三五”期間教育信息化發展數據顯示,農村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整合開發英語、音樂、美術等學科數字資源6 948學時,與基礎教育階段所有學科教材配套的資源達5 000萬條;建成203個國家級職業教育資源庫,認定1 291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401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慕課學習人數達3.1億人次,獲得在線課程學分的高校學生突破8 200萬人次。我國優質資源供給和信息化教學應用水平在“十三五”時期得到大幅提升。

      (三)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發展

      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依托現有公共基礎設施,逐步推動與區域教育資源平臺和企業資源服務平臺的互聯互通,共同服務于各級各類教育活動的開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月報》顯示,“十三五”期間,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取得可喜成果,教師空間數、學生空間數、家長空間數均逐年遞增,其中教師空間數量最多、上升幅度最大,2020年發展到1 396萬個,與2016年相比增加436萬個;學生空間和家長空間數則分別為686萬個和595萬個,具體情況如圖4所示。

      圖4 2016—2020年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發展情況(單位:萬個)

      (四)在線教育發展規模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3.42億,較2020年3月減少8 125萬(見圖5);手機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3.41億,較2020年3月減少7 950萬(見圖6)。2020年下半年,隨著疫情防控取得積極進展,大中小學基本恢復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在線教育用戶規模數據稍有下降,但較疫情之前(2019年6月)仍增長了1.09億,行業發展態勢良好?!笆濉卑l展期間,在線教育的用戶規模整體呈上漲趨勢。

      圖5 2016—2020年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單位:萬人)

      圖6 2016—2020年手機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單位:萬人)

      網經社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在線教育投融資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融資規模飆升,其中融資規模和平均融資額均達2016年以來最大值,體現出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的蓬勃發展(見圖7、圖8)。

      圖7 2016—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融資規模變化(單位:億元)

      圖8 2016—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平均融資額變化(單位:億元)

      艾瑞咨詢2021年發布的《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研究報告: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顯示,2016—2020年,我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規模呈快速發展趨勢,其中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市場規模為2 573億元,同比上年增長35.5%(見圖9)。在線教育行業市場規模中,低幼及素質教育賽道、K12學科培訓賽道在線化進程加快是2020年在線教育市場快速增長的最主要貢獻(見圖10)。疫情影響下,低幼及素質教育領域的在線化范圍持續加深,職業教育領域的在線化進程也在不斷加速。

      圖9 2016—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圖10 2016—2020年在線教育細分結構

      (五)教育信息化經費保障

      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我國教育信息化行業持續深入發展?!吨袊逃畔⒒a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信息化經費持續增加,從2016年的2 530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3 863億元(見圖11)。

      圖11 2016—2020年教育信息化經費預算(單位:億元)

      二、教育信息化2020年度熱點事件梳理

      2020年,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高校、企業、科研機構、行業組織等克服疫情影響,在教育信息化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包括頒布政策文件、組織高水平會議以及開展系列教育信息化培訓等,助推教育信息化事業發展。本部分從政策文件、會議信息、動態資訊的視角,對2020年度教育信息化熱點事件進行梳理(見表1—表3)。

      表1教育信息化年度熱點事件——政策文件類(13個)

    表2 教育信息化年度熱點事件——會議信息類(18個)

    表3 教育信息化年度熱點事件——動態資訊類(31個)


      三、2020年線上教育教學全景掃描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為應對疫情影響,國家推出“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政策。這是全國師生與在線教學進行的首次大規模碰撞,也是對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成效的首次大規模檢驗,一場“史無前例”的在線教學拉開序幕。為保障在線教學順利實踐落地,提升在線教學質量,國家、地方、各級各類學校、機構、社會組織、企業等開展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本部分主要從線上教育國家政策與行動速描、線上教育地方方案速描、學校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教育機構及社會組織與企業的支持四個方面對疫情期間我國在線教育的實踐與發展狀況進行分析。

      (一)線上教育國家政策與行動速描

      疫情發生后,國家立即提出“停課不停學”,力求把疫情對學生學業的影響降到最低,主要措施包括制定政策,引導教學以及啟用平臺,豐富資源等。

      1.制定政策,引導教學

      2020年2月6日,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疫情防控期間以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學工作的通知》,從網絡安全、平臺服務、教育資源等方面做出了新的部署,為后期線上教育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2月12日,教育部與工信部正式印發《教育部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在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安排的通知》,明確提出“四個堅持”,并提出有關工作措施和具體要求,為線上教育教學提供政策指導。

      通過總結各地線上教育教學經驗,教育部辦公廳3月6日印發《關于深入做好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工作的通知》,特別強調各地要積極幫助困難家庭學生解決線上學習條件問題,密切家校溝通協作,有序有效深入做好“停課不停學”工作。3月17日,教育部辦公廳又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0年春季學期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做好線上線下教育教學的銜接,持續發揮線上教學的作用,有序開展復學工作。針對線上體育教學的局限性,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學校體育工作的指導意見》,鼓勵學校開展網絡遠程學生體育“云”競賽和“云”上運動會。這一系列的政策謀劃,不僅引導全國中小學線上教育走入正軌,也打消了社會公眾對于在線教育的擔憂。教育部與工信部還建立了部際協調機制,協調網絡運維企業,有力保障網絡云平臺的順暢運行。

      2.啟用平臺,豐富資源

      搭建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為保障“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順利開展,中國教育電視臺利用傳統電視節目方式,解決光纖網絡覆蓋薄弱地區在線學習問題,充分發揮電視和網絡傳輸跨時空的特點,開設“空中課堂”,免費提供教學課程,并推出《同上一堂課》特別節目。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涵蓋思想品德、法制教育、藝術賞析、人文歷史、國學經典和課程學習6個類別,通過電視頻道、官方網站、“長安書院”官方App、CETV微信公眾號等全媒體平臺,與全國廣大師生家長守望相助、共同戰“疫”。

      基于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為廣大師生提供優質資源,服務學生學習。云平臺資源共包括10個板塊,涉及課程學習、防疫教育、家庭教育、品德教育、生命與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經典閱讀、研學教育、影視教育、電子教材,平臺內容每周進行更新補充。通過組織開展專題交流、專線答疑等多種方式,幫助師生深化資源應用,提升教學效果。

      (二)線上教育地方方案速描

      為保障“停課不停學”的順利實施,各地因地制宜,結合地方實際采取了相關措施,其中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均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1.北京

      2020年2月14日,北京市發布《關于疫情防控期間以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學工作的通知》,通知按照“政府統籌引導、學??茖W實施、社會廣泛參與”的總體思路,旨在優化提升基礎條件保障能力,整合匯聚各方優質數字資源、努力提高互聯網服務水平,全力保障“停課不停學”。

      第一,優化網絡與基礎設施,確保線上教育的順利進行。首先,加強市、區、?;A網絡、數據機房、云服務、視頻會議系統的運行維護與優化,為各類教育教學應用提供穩定可靠的運行環境。其次,完善網絡安全制度建設,增強網絡信息安全監管力度,開展網絡安全教育宣傳和人才培養。

      第二,匯聚開放各類優質資源,為師生提供豐富優質的教育資源。發揮市級統籌作用,整合匯聚多方優質數字資源,并與教育部國家教育公共資源平臺實現對接。另外,特邀特級校長、特級教師組建“雙特隊伍”,通過首都教育微信公眾號“雙特戰疫”專欄、市民熱線、主任信箱、公開發布等渠道對家長和教師提出的問題及時解答。北京市教委與歌華有線合作推出“北京云空中課堂”,不僅通過高清交互機頂盒覆蓋近600萬首都家庭用戶,通過“北京云”融媒體平臺在17個區級融媒體App上線;還與學習強國、快手、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等平臺合作,全面發力移動端在線教育。

      第三,提升在線教育服務能力,提高在線教育教學質量。首先,通過“智慧學伴”官網、App、微信公眾號為學生提供在線答疑服務;其次,匯聚北京師范大學專家力量為教師提供線上培訓服務;最后,依托中小學數字德育網為師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詢服務。

      2.上海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宣布,自3月2日起,全市中小學按照“同一學段、同一課表、同一授課老師”的原則以“電視為主、網絡為輔”的形式,開展在線教育。

      一是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依據《上海市中小學2019學年度課程計劃》制定全市統一的分年級在線教育播放時間表,學生按照分年級在線教育播放時間表收看課程,也可以自主點播回看。每天除安排學科視頻課程外,還有統一的升旗儀式、做眼保健操和廣播操的時間。

      二是各年級課程內容均由指定電視頻道直播,通過東方有線和百視通IPTV的12條直播頻道為上海140多萬中小學生提供在線學習服務。對于少數由于特殊原因確實無法通過電視或網絡上課的學生,將由學?!耙蝗艘徊摺弊龊猛械追桨?,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全面保障教學質量目標達成。

      三是上海市教委聯合上海市師資培訓中心和華東師范大學開放教育學院舉辦在線教學如何賦能傳統教學云論壇以提高教師的在線教學技術與能力。

      3.浙江

      2020年2月6日,浙江省教育廳發布《關于防控疫情延遲開學期間在全省中小學全面實施線上教育教學工作指導意見》,提出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化手段,堅持以中小學校為主體提供線上課程、組織教育教學活動,以“之江匯”教育廣場和各地資源平臺為輔助提供線上教育教學資源,推動線上教育教學活動有序開展。

      第一,線上教育全覆蓋與因地制宜相結合。一方面做到學校和學科兩個覆蓋,另一方面根據校情、師情、學情、生情,因地制宜。以寧波市鄞州區為例,該區結合當地實情,創新舉措,形成“一主體、兩規范、三統一、四保障”的區域教學特色,開辟“鄞州空中課堂”“甬上云?!粗葜腔墼普n”“華數、電信、移動電視頻道”以及“鄞響空中課堂”四條路徑,助力學生五育全面發展。

      第二,線上教學以班級為單位組織授課和雙向互動,以“錄播+線上答疑”為主,有條件的學校采用“直播+線上答疑”的形式。課后輔導采用“點播或線上答疑”形式進行線上輔導、答疑和互動。

      第三,組織教師培訓,提升教師線上教育教學技能。杭州師范大學依托教師遠程培訓平臺“師加網”為中小學教師提供全面而優質的中小學教師培訓課程,并組建線上學習服務團隊,解決教師難題,幫助教師熟練掌握線上教學的各種技能。

      第四,關注特殊人群,提供人性化服務。各地各校針對留守兒童、隨遷子女、困難家庭子女等特殊人群實施線上學習幫扶落實工作。各地正常開學后,對重點疫區不能按時返校的隨遷子女等開展個別化的線上教育教學輔導。

      (三)學校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

      各中小學為保證教學進度正常進行,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正常教育秩序的影響,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與方法,以下列舉六所典型學校的做法。

      1.湖北武穴市實驗小學

      疫情期間,武穴市實驗小學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豐富的在線教學,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切實保障學校教學計劃的正常推進。

      學校秉持網絡教學做減法的核心思想:一是減教學信息,以“狀元大課堂”、“班班通教學系統”、中國教育電視臺為主,嚴格執行先聽再推的制度,整合與優化各種教育資源,推送精品教學資源。二是減教學時間,在確保全面開課的前提下,壓縮各學科授課時間,追求少而精的課程,保持學生學習積極性。三是減書面作業,給予學生充足的休息、鍛煉、親子游戲互動時間,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呵護學生精神成長。

      2.福建泉州市實驗小學

      作為全國“百所數字校園示范項目學?!钡娜菔袑嶒炐W,在疫情期間積極探索智慧校園環境下的教學變革與創新,其做法有許多可借鑒之處。

      泉州市實驗小學充分發揮學校資源優勢,以“平臺資源共享+教師空間線上指導+學生線下參與”為主要學習模式,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以語文課為例,教師基于“人人通”空間里的“班級討論”功能,建立了班級“云聊天室”,開辟學生交流暢談的新天地,不僅幫助學生與教師一起討論解決問題,還可以分享生活趣事,制定學習計劃。云聊天室成功為學生創造出多姿多彩的第二課堂,對特殊時期將“停課不停學,宅家不宅心”與“立德樹人,五育并舉”落到實處進行了頗有價值的實踐探索。

      3.江蘇響水縣實驗小學

      響水縣實驗小學基于“小e”網絡平臺,開創了獨特的“以網絡平臺為支點,搭建線上師生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新模式,做到了課堂主體中心的轉變和課堂學習方式的創新。

      2月初,全校4 319名學生基于“課堂派”在線課堂互動平臺全面開展線上教學。教師依托在線課堂互動平臺,隨時上傳課件、資料、推薦閱讀等資源;學生則可以利用平臺,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進行課堂學習,同時借助平臺,實現交流互動和小組合作學習,逐漸形成了“讓學引思”理念下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教學新范式。借助課堂派平臺,教師每天按時發布作業,學生按時提交作業,通過后臺數據分析,進一步掌握學生作業完成和教師作業批改情況。此外,為便于管理,學校教務處統一建立83個“虛擬班級”,分別對應現實中的自然班,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為助教,切實保障教學的高質量完成。

      4.寧夏銀川二中

      在“互聯網+教育”示范區寧夏,如何保障“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順利實施,銀川二中的經驗值得借鑒。

      銀川二中基于寧夏“云平臺”和智學網“智空課”平臺開展在線直播課堂教學活動。學校聯合智學網工作人員,用3天的時間完成了64個課程包,832節課的課程配置以及64個老師的培訓及各種問題的在線處理?;谥菍W網平臺,老師們通過上傳文字、圖片及文檔的形式布置練習內容;學生完成后,拍成圖片,上傳智學網;老師在線批改后,學生即可進行錯題訂正,十分便捷地實現了教學和練習檢測的閉環。此外,借助寧夏教育云平臺、智學網、釘釘等平臺,老師們用靈活豐富的專題微課、知識膠囊、現場互動等形式密切關注學情,同步跟進教學,有效提升質量。

      5.青島二中

      青島二中多年來持續優化智慧教學整體解決方案,未雨綢繆,在此次疫情應對過程中憑借睿易云平臺在校園的廣泛應用,切實保障了學校的教學進度與教學質量。

      首先,學校依托云教學系統創建了“課飛人不動”的新型教學模式。學生除在固定的班級上課之外,還可以利用平板電腦選擇自己需要走班的課程進行直播聽講,真正實現課“飛”到學生電腦屏幕上,有效解決了疫情期間走班課程難實施的問題。除了直播模塊,云教學系統內還有直播課程回看、自主學習任務單、項目式學習、閱讀指導、英漢詞典等。其次,學校推行“微愛行動”,學生有問題隨時在線提交,教師全天候在線,即時為學生解答。教師還會根據學生提出的共性問題,錄制微視頻,為全體學生答疑解惑。最后,學校成立了虛擬學習社區,學生在線上碰撞智慧,互相監督,共同提高學習效率。

      6.東北師大附中

      疫情初起,東北師大附中及時啟動線上教學方案,整體統籌“網上辦公線上教學”兩項重點工作。各學科組根據學科教學特點,集思廣益,研討線上教學技術,形成了文科、理科兩套方案:文科以“課堂講授+屏幕分享+連麥提問”為主,理科以“邊講邊寫邊畫直播課堂”為主。為保證在線學習的質量,學校要求學生每天早上簽到,課上鼓勵學生積極提問、同學點贊、課間活動分享,課后加強學生交流討論,共同督促提交作業,分享優秀作業。由此做到了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形成了真正的班集體。

      (四)教育機構、社會組織與企業的支持

      疫情期間,教育機構、社會組織、企業等對“停課不停學”的支持主要表現在技術支持、資源支持、輔導支持三個方面。

      1.技術支持

      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為中小學校免費提供在線教育平臺,例如華為的WeLink、騰訊會議、百度智能云視頻、鴻合科技、現代中慶、翼歐教育的Classin等助力廣大師生在線直播教學、線上研討答疑等遠程線上教育教學服務,真正實現“在線也高效,停課不停學”。另一方面是升級優化網絡布置,切實保障各級各類學校教學活動平穩、高速、正常運行。工信部部署百度、阿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網宿、華為等企業全面提供技術保障支持,協調7 000個服務器,90T帶寬,供5 000萬名學生同時在線使用。

      2.資源支持

      資源是在線教育高效開展的要素。疫情期間,一些教育機構、企業為廣大師生提供了大量的優質教育資源,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為廣大師生提供了大量豐富的、覆蓋所有學科的在線教學課程。二是提供課件、試題、案例、教學視頻等大量教學資源供師生自由下載,免費使用。例如中國教育技術協會發布《關于征集教師在線教學能力提升培訓資源、平臺和案例的通知》,面向全社會征集優質在線教學資源、平臺和案例,并將其免費開放給大眾。北京師范大學教育集團提供電子教材、課程和教輔資料、電子圖書等資源,助力萬千學子在線免費學習。

      3.輔導支持

      輔導支持主要表現為在線教學方案設計、教師培訓、心理咨詢三個方面。在線教學方案設計方面,各類教學軟件平臺和教學資源提供方為停課期間的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免費提供不同的全場景在線智慧教學方案;教師培訓方面,國家級和地方級的教師信息素養培訓持續上線,如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指導、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和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共同舉辦的“筑基教師公益培訓”,又如江蘇師范大學智慧教育研究中心基于中國大學慕課開展的“中小學教師數據素養”大規模線上公益培訓等都為一線教師提供了專業、實用的學習支持服務。心理咨詢方面,華中師范大學開辟出抗疫第二戰線,運行的心理援助熱線平臺24小時開放,4 000名心理疏導師開展線上心靈急救,傾聽、共情、理解來話者當下的心理困擾,為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四、教育信息化環境建設與應用

      信息化環境建設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基礎,也是教育信息化水平的直接體現?!笆濉逼陂g,國家加強教育信息化環境建設工作的統籌和部署,為師生打造了數字化、智能化的校園物理環境和互聯互通、清朗健康的網絡空間環境,促進了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為推動“十四五”階段教育信息化的融合創新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為了更加具體地展示2020年我國教育信息化環境建設與應用面貌,本部分主要從數字(智慧)校園、網絡學習空間、教育數據大腦、三個課堂以及網絡安全五個方面呈現各類硬件環境、平臺環境和網絡環境的建設與應用。

      (一)數字校園

      2017—2020年,教育部連續四年將推動數字校園建設作為教育信息化與網絡安全工作要點,要求各地方和各級各類學校積極主動開展數字校園和智慧校園的建設與應用。2018年4月,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數字校園建設規范(試行)》(以下簡稱《規范》),提出要采用“云—網—端”架構模式,實現校園環境數字化等四個建設目標。在國家政策的鼓勵和引領下,廣東、福建、重慶、浙江、江蘇、山西等地陸續制定中小學數字校園建設指南、標準、規劃或指導意見,遴選出了多批數字校園示范校。部分地區在推進數字校園和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的過程中也涌現出特色鮮明的區域做法。安徽省蚌埠市、合肥市、蕪湖市等多個地級市,緊抓教與學方式創新和教師、管理者信息素養提升工作,全域推進“智慧學?!表椖?。其中,蚌埠市在6區3縣所有中小學校,共800多所學校、6 000多個班級推進“智慧學校達標”和“因材施教提升”兩大工程,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與智慧教學、智慧學習、智慧管理、智慧文化、智慧生活、基礎環境七大領域的融合,為不同學生提供個性化、多樣化、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和服務,基本實現了智慧課堂的常態化應用,推進了基礎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

      南京市智慧校園建設工作主要從四個方面推進。一是形成市、區、校三級協同的工作機制,整合本區域電教、裝備、教研和管理等各方面的力量;二是發揮市級智慧校園示范校引領作用;三是加強全市智慧校園創建工作調研活動,圍繞《江蘇省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指標體系》對標找差;四是加強專家對智慧校園試點學校的創建、研討、指導和論證工作與過程性管理和創建資料的積累,保證智慧校園建設工作過程的規范可控。通過以上一系列行動,南京市已經建立了良好的智慧校園創建體制和機制,形成了全市教育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共同推進的工作合力,創建了個性化學習環境和多樣化學習模式,構建了以現代化教育手段相互支撐、相互影響的教育新形態,涌現出了一批體現均衡化推進、特色化發展的案例,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

      (二)網絡學習空間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指出,拓展網絡學習空間應用廣度與深度仍然是2020年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點任務。在這一年里,教育部持續開展中小學校長和骨干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及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優秀區域與優秀學校遴選活動,并面向全國中小學校和職業院校征選“網絡學習空間”主題應用案例。

      2020年網絡學習空間應用要求與推進手段與往年相比略有不同。在應用要求上,不僅強調空間建設數量與師生空間覆蓋面,更加強調空間應用對象、應用模式的拓展。除了教師和學生之外,家長和教育管理部門等多類角色也逐漸擁有屬于自己的網絡學習空間,并能利用空間開展成員管理、資源管理、資源共享、信息發布、決策評估、數據分析等多個方面的應用。在推進手段上,不僅關注空間普及應用與融合創新,更重視示范區域和學校的經驗成果的示范推廣。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網絡學習空間為全國師生有序開展“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活動提供了較大幫助。例如,2020年,浙江省寧波市一方面建立市級智慧教育學習平臺,另一方面通過組建“智慧教育培訓講師團”、創建中小學“智慧校園”、推廣“百千萬優秀空間”建設等形式,積極探索網絡學習空間與教育教學及教育治理深度融合的有效方式,初步形成了網絡學習常態化應用模式。

      (三)教育數據大腦

      2020年,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促進了教育數據大腦(區域教育大數據中心)的建設與應用。政策環境方面,國家依舊高度重視大數據發展,在“十四五”規劃中對于大數據的發展做出了重要部署。社會環境方面,疫情迫使區域和學校改變了傳統的管理和決策方式,通過數據大腦對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各類指標數據進行采集、治理和挖掘分析,從而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的管理和決策。在國家教育大數據政策與疫情期間學校管理與決策需求的雙重驅動下,全國多個省市、地區、學校(如湖北省恩施州、浙江省溫州市、江蘇省徐州市、重慶市璧山區、北京市東城區、無錫市新吳區等),紛紛開展教育數據大腦的建設與應用,積極推動融通“教、學、研、評、管”在內的區域教育大平臺建設,為教育治理、智慧決策、精準教學、個性化學習與個性化服務提供了智能中樞平臺。

      2020年,徐州市建立基礎教育大數據綜合應用系統,對徐州市基礎教育信息大數據、信息化應用大數據、信息化資源大數據、教師隊伍大數據和學生綜合素質大數據進行描述、診斷及預測分析,通過可視化圖表、地圖、數據流等展示模式,讓區域教育管理者能夠清楚地了解區域教育發展整體概況、不同縣(區、市)之間教育均衡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等,最終實現大數據驅動的區域教育治理現代化,加速徐州地區走向教育現代化的步伐。重慶市璧山區建設的璧山“教育智腦”,也實現了區、校平臺數據的互聯互通。依托璧山“教育智腦”,璧山區開展智能環境建設、信息素養培養、教學模式創新、資源供給優化、教育評價改革和治理能力提升六項工程,在學區劃分、學位資源配置、教師隊伍建設、學業發展預警等典型場景中實現了數據驅動的教育決策科學化和教育管理智能化。

      (四)三個課堂

      “三個課堂”是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的重點工作之一,也是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在國家層面上,教育部于2020年3月頒布了《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2年,全面實現“三個課堂”在廣大中小學校的常態化按需應用。在這一目標下,國家協同各級教育部門積極部署經費投入、教研指導、教師培訓、技術支撐、運行維護、咨詢服務等方面的保障工作,為“三個課堂”的有效推進保駕護航。在地方層面上,全國各地積極響應中央政策,全面啟動“三個課堂”建設與應用工作,如寧夏制定了《寧夏中小學“三個課堂”建設與應用指南》,廣西制定了《廣西推進“三個課堂”建設與應用實施方案》,湖南省長沙市、山西省忻州市和江西省南昌市分別開展“三個課堂”區域應用專題培訓會等。

      在各省市的共同努力之下,越來越多有能力的學校裝備常態化錄播系統,以精品錄播、遠程互動直播等形式,將優質教育資源輸入鄉村或西部等教育水平落后地區,切實促進了教育公平和教育質量的提升。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浙江省寧波市“甬上云?!钡娜齻€課堂建設。在“專遞課堂”方面,“甬上云?!蓖ㄟ^遠程在線直播形式,將寧波專家培訓課程推送到貴州黔西南州、吉林延邊州及浙江麗水市、重慶萬州區、新疆庫車縣五地共28個對口幫扶縣區。在“名師課堂”方面,“甬上云?!蓖瞥雒麕熤辈フn,邀請名師為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講授課程、答疑解惑,促進了名師資源的輻射。在“名校網絡課堂”方面,“甬上云?!迸c寧波市及各區縣教研室、學校等開展積極合作,全方位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滿足了學生對個性化發展和高質量教育的需求。

      (五)網絡安全

      2020年,教育部繼續部署《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指出要不斷完善教育網絡安全支撐體系,全面提升網絡安全人才培養能力和質量,不斷提高教育系統網絡安全水平并組織開展教育系統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認定和檢查。河北、吉林、廣西、重慶、四川和陜西等地相應印發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網絡安全工作要點,嚴格貫徹教育部部署。此外,其他各省市也通過制定工作管理制度和安全應急保障體系,加強網絡安全防護和保障水平。

      以陜西省為例,陜西省高度重視教育系統網絡安全,主要開展了五項工作。一是制定了從網絡安全管理機制到人員技術資質、從重點任務完成到經費投入保障的全省教育系統網絡安全考核辦法,以考核促落實。二是完善網絡安全頂層設計,加強了教育數據全生命周期和信息系統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確保網絡數據安全有章可依、有章必依。三是建成了全省教育行業網站安全監控預警平臺,實時監測掃描,及時通報可能存在的網絡安全隱患。四是主動組織企業單位開展實戰狀態下的網絡安全攻防演習,深入挖掘信息系統潛在的安全風險,檢驗網絡安全防御體系的有效性和網絡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五是制定了網絡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辦法,在全省教育系統推廣使用,有效確保師生和家長的個人信息安全。

      五、教育信息化裝備的研制與應用

      隨著教育信息化步入2.0時代,融合創新、智能引領成為教育新時代主題,創新教育裝備、實現教育裝備的信息化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抓手。教育教學裝備是育人育才的必要條件,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載體。本部分主要從德智體美勞五方面闡述教育裝備信息化的新進展。

      (一)德育裝備

      1.德育信息管理平臺

      德育信息管理平臺主要用于學生的德育管理,監管學生嚴重不良行為、學生欺侮行為、未成年學生犯罪等重大德育問題。該平臺集信息管理中心、德育數字資源、信息發布管理、德育內容互動、多媒體智能展示五模塊于一體(見圖12),匯聚了國家級德育資源庫,為學校提供充足高效的德育資源保障。學生通過學習德育數字資源,發布圖文、發布音視頻、分享生活經歷、參與投票或測試等形式參與德育交流互動。各教育行政部門、各地學??赏ㄟ^德育信息管理中心及時獲取學生德育相關數據,根據數據分析與挖掘結果,開展德育工作指導,實現學校德育工作個性化。

      圖12 德育信息管理平臺結構

      2.中小學德育服務平臺

      中小學德育服務平臺建設有利于開辟德育新場域、新途徑,讓德育課堂、德育服務布滿“云端”。中小學德育服務平臺主要用于主題班會、教師備授課、校本課程開發、校園文化建設等多種場景,平臺以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為目標,以《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提出的“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五大領域為基本框架,主要包含德育視頻、學科參考、班主任工作、德育示范校、活動專區、實踐基地六大內容(見圖13)。平臺德育資源與中小學統編教材匹配,均由教育部等相關權威部門鑒定,以便學科教師、學生放心使用。

      圖13中小學德育服務平臺架構

      (二)智育裝備

      1.智能液晶壓感黑板

      智能液晶壓感黑板秉承“為課堂營造潔凈的板書環境”的全新理念,采用壓感技術、柔性液晶顯示技術將普通黑板和多媒體設備進行創新結合,是傳統教學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的科技產品。智能液晶壓感黑板具有無塵板書、一鍵擦除、同屏書寫、一體化教學系統等優勢,主要由4K多媒體教學一體機和液晶壓感黑板組成。液晶壓感黑板貼有高強度柔性液晶書寫膜,教師和學生通過專用筆或手指在膜上書寫,膜內分子感應外部壓力的變化而形成物理字跡書寫數據,配合一體機可實現新建、存儲、截屏、分享等功能。書寫、擦除過程不產生任何墨跡和粉塵,干凈衛生、省時省力。此外,多媒體教學一體機采用Android、Windows雙系統驅動,支撐高對比度、高亮度3 820P高清顯示,可根據學科呈現不同教學素材、課件資源和實驗材料。

      2.未來遠程智慧教室

      未來遠程智慧課堂通過對現有教室進行信息化升級,運用現代遠程教學技術,結合無線互動終端,實現遠程1+N的互動教學。1個主課堂教師可調取N個分課堂學生的書寫細節進行輔導,分課堂學生也能夠身臨其境參與到主課堂當中。該課堂的主要功能有:①主課堂教師示范教學,各分課堂同步高清觀看,主、分課堂任意學生的書寫過程都可進行遠程分享。②主課堂教師可將分課堂任意學生桌面的學習畫面展示給所有主、分課堂的學生。③互動對比教學,教師可任意調取兩組或四組的即時畫面對比教學,展示不同學生的作品或過程,學生可發表學習或討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見解。④主課堂教師可將任何一位學生的學習討論過程錄制下來,通過視頻回放,讓學生自述學習思路,教師進行針對性講解。⑤教師可一鍵收取學生作品,讓學生遠程觀看分享各自完成的作品,這些作品可作為學生作業記錄資料,為綜合評價提供依據。

      3.“三個課堂”應用管理平臺

      “三個課堂”應用管理平臺以先進技術為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三個課堂”建設賦能。該平臺主要通過小程序輕應用、PC客戶端、Web瀏覽器、手機移動端呈現,主要包含終端層、支撐層、平臺層、應用層(見圖14)。其中,平臺層分為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三大板塊,提供直播錄播、督導巡課、在線研修等功能;支撐層包含統一接口、ECS、語音轉寫等支持服務;終端層主要有交互顯示終端、常態化錄播系統、教學音視頻系統;應用層主要介紹平臺的應用對象,即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學點、指導老師、學生等。平臺以數據為支撐,以優質資源共享為目標,實現多維數據可視化呈現,提供“三個課堂”系列應用,幫助區域管理者實現精細化管理,助力教師專業成長,創設優質共享課堂,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化教育需求,促進我國教育更公平、更優質的發展。

    圖14 “三個課堂”應用管理平臺架構

      (三)體育裝備

      1.液態節能運動冰

      體育教育離不開體育裝備,一款為校園打造的創新冰上運動場地的裝備——液態節能運動冰逐漸進入各中小學。液態節能運動冰結構包含混凝土層、冰漆封底界面層、標志標線層和液態節能運動冰面層四層(見圖15),具有環保節能、施工便捷、維護成本極低等特點,可應用于花滑、冰壺、冰球等多項運動項目。

      圖15 液態節能運動冰結構

      2.智能籃球機

      智能籃球機是為練習投籃技巧、提高投籃命中率及提升練習效率研發的一款信息化裝備,配備可充電的鋰電池,一次性可使用5-6小時,主要包括萬向移動輪、微電腦智能控制系統、智能發球系統、頻率控制系統、收納系統伸縮管、籃球收納系統、收納系統控制手柄、進球命中感應系統。

      3.智慧體育場館

      智慧體育場館通過網絡“云”連接人臉識別系統、場館公共服務平臺、場館數據管理平臺和場館工作管理平臺(見圖16)。通過人臉識別系統,場館管理人員可實時掌握場館內人員信息、人員動態。場館工作管理平臺有場館預訂、會員管理、會員辦理等功能,場館配備自助一體購票機,支撐會員在線辦理業務,讓用戶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場館的場地使用情況,預訂適合自己的時間段、場地。場館公共服務平臺提供賽事引入服務、體育培訓服務以及其他增值事務咨詢。場館數據管理平臺是軟硬件連接的分析平臺,記錄各器材使用情況及各會員運動時間、消耗等個人數據,借助大數據分析,可為運動者提供健康報告,推薦更適合自身的運動項目。

      圖16 智慧體育場館體系架構

      (四)美育裝備

      1.全息鋼琴

      全息鋼琴主要依托全息鋼琴技術研發制成,觸控一體機替換了傳統的紙質鋼琴譜,實現了全息鋼琴譜、彈琴指法、全息鋼琴鍵三位一體的彈奏關聯,讓學生通過視覺、聽覺快速建立認知,有效解決了面向鋼琴初學者的教與學問題。在教師教學方面,全息鋼琴配備了高清指法儀,清晰采集教師指法示范過程,并實時在學生端呈現,便于學生跟彈練習。同時,觸控一體機可支持教師與學生同屏示范演奏,播放樂譜時,虛擬音樂鍵盤顯示雙手正確的彈奏鍵位和手指提示。在學生學習方面,可實時查看教師端彈奏畫面,及時自我糾正指法、節奏等錯誤。

      2.音樂創客教學系統

      音樂創客教學系統由軟件和硬件系統搭配,由云平臺、學習大數據分析平臺、音樂教學資源庫、數字化音樂教具和測評系統、數字音樂教學軟件系統組成(見圖17)。教學系統圍繞數字音樂教學軟件的音樂創作、歌唱教學、樂理教學、音樂欣賞、音基闖關等多個應用開展教學,著力于教師示教、學生實踐、鞏固練習和成果測評,使教與學更加高效。在教學資源庫中,有大量滿足教學大綱要求的音樂教學視頻資源;在測評系統中,學生學習完課程知識后可進行隨堂測試、小節考試和期末測試;在學習數據分析平臺上,教師可實時查看學生學習、練習及考評情況。

      圖17 音樂創客教學系統

      3.藝術素質測評云平臺

      藝術素質測評云平臺覆蓋“新時代教育評價體系建設、藝術教育質量提升、藝術教育均衡治理”等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通過5G網絡將數據中心、藝術測評考試平臺、藝術素養提升平臺、智慧教育管理平臺聯通,實現學生藝術素質測評數據共享(見圖18)。數據中心起著匯聚學生藝術相關數據的作用,為學生個性化藝術培養提供數據支持。藝術測評考試平臺參考中小學藝術測評標準,確定藝術等級測評考試試題,形成測試題庫。藝術素養提升平臺通過學生測評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藝術素養提升方案,在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注重學生藝術方面的社會實踐,提升學生對藝術創造、藝術鑒賞、藝術發展規律的理解。云平臺為學生藝術素質評價、藝術教育決策分析等各類業務提供即席查詢、綜合報表、評估、預警預測等功能,幫助解決了藝術教育管理服務問題,實現數據增效增益,為智慧美育賦能。

      圖18 藝術素質測評云平臺系統框架

      (五)勞育裝備

      1.非遺特色勞動實踐教室

      非遺特色勞動實踐教室致力于解決非遺文化的教育問題,通過不同主題的工坊,運用VR技術營造體驗式的學習場景,傳播、傳承非遺文化。非遺特色勞動實踐教室設置了七個教學區域:陶工坊、紙工坊、木工坊、織染坊、本草坊、食育坊以及金工坊,涉及了教學設備、教學工具、環境創設、家具、課程、培訓六大板塊。各工坊通過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實現教室云管理與課程資源數據共享,通過跨學科、項目制、做中學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探索中成長、在生活中應用,實現個性發展,啟發學生多元化地探索非遺背后的生活藝術和勞動智慧,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勞動態度。

      2.勞動教育云平臺

      勞動教育云平臺基于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件即服務)設計,是新時代青少年勞動素養提升平臺,由勞動實踐活動課程庫和勞動教育裝備資源庫組成,適合多場景使用,能滿足教育行政部門、機構、學校、家庭、基地、團體等任何群體使用,為教育行政部門提供區域勞動教育大數據、學校課程師資集中監督、活動質量測評、規范費用支出等服務;為學校提供課程資源、師資資源、教務考勤、教學跟蹤、評價管理、檔案歸集等服務;為機構提供選課走班、作品評價、案例分享、證書獎勵、檔案智能匯總等服務;為家長提供及時了解孩子成長軌跡、展現孩子勞動素養風采等服務。各項服務均貼合新時代勞動教育需求。

      六、教育信息化發展建言

      (一)教育信息化“十三五”發展的啟示

      隨著2021年的到來,“十三五”已經漸漸淡出我們的視野,但教育信息化在這五年中所產生的巨大成績和影響力,卻依然強有力地推動著教育事業向現代化宏偉目標迅猛發展。

      “十三五”是我國教育信息化方針政策與發展規劃設計最系統、文件下發最多的時期,充分顯示了黨和國家對教育信息化的高度重視與期望?!笆濉逼陂g教育部以“三全兩高一大”為核心目標,提出《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這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提出轉段升級,教育信息化從重視數量級發展轉變到關注質量級提升,這是一個重大飛躍。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教育信息化四階段的(發動、應用、融合、創新)劃分方法,考察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實際,我國在“十三五”末已進入由融合向創新發展的階段,這是歷史性的跨越。

      “十三五”是我國教育信息化經費投入的集中期,投入經費總量遠遠超過歷史同期。隨著教育信息化經費持續投入,逐年遞增,教育教學的信息化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笆濉逼陂g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不斷提升。各級各類學校的數字校園(智慧校園)、大中小學師生的網絡學習空間空前普及,廣大教師普遍應用網絡學習空間開展教學和教研。我們距離《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的“三全兩高一大”的宏大目標正在日趨接近。

      “十三五”是教育信息化思想觀念轉變期。隨著國家政策落實、經費落實,信息化教育教學環境越來越好,基層領導、廣大教師和教育信息化工作者通過實踐、反思、研討,認識到信息化建設的成效最終不能體現在“物”上,要體現在“人”上,落實在應用上,體現在教學與管理能力提升、教學模式的轉變上。不能說以前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而是說“十三五”期間廣大教師和校長思想認識普遍得到提升并開始了轉變之路。轉變得益于國家文件的引領,得益于群眾性科研課題活動的廣泛興起,一時改革案例紛呈,解決方案頻出,建立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人為中心的教育新生態成為普遍共識,持續多年的“面向普適性信息化教學”的培訓提高到了“面向學科的信息化教學”的新階段。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已經成為廣大教師、校長、教研員、電教工作者的共識,成為學科教學改革與教育質量提升的重要內容。創新的時代已經到來。

      (二)在線教育不是權宜之計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一陣慌亂之后,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很快穩住了陣腳,在電教裝備部門努力下,迅速搭建在線教學環境,教師在線教學、學生在線學習的問題基本解決,“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國家要求得以實現。此舉贏得了家庭、社會的普遍贊譽。對教育信息化部門來講,在線教育在疫情作用下以超乎尋常的速度推進,時勢創造了全新的機遇。

      隨著疫情形勢放緩和學校復課,在線教學規模有所下降。部分學校的網絡教學環境使用率降低,一些設備開始閑置,這是值得認真研究和思考的。展望世界和全國的疫情,我們不能掉以輕心,不能把在線教育僅作為權宜之計。在線教與學是信息化社會的教學基本樣式之一,是與在校班級教學并行的終身學習社會的學習基本樣式,而不只是補充,學生、教師、校長、家長和全社會都應意識到這一點。

      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上了一課,使我們認識到在社會應急條件下,在線教育是延續社會文明的重要工具,必須認真對待。當在線教育的重要性被金融資本認識到之后,2020年后半年在線教育行業融資行情飆升,其中融資規模和平均融資額均達五年來最大值。這既體現出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的重要性被重新認識,正確估值,受到全社會重視,但是否會導致發展過快,投資過熱,以致引發市場失控呢?我們要警惕。

      (三)網絡安全最重要

      國家和地方都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在教育信息化各項工作中,網絡安全所占比重越來越大。沒有安全,就沒有信息化,“十三五”時期,網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逐年提升。在起草《中小學數字校園建設規范(試行)》時,教育部就明確提出:“網絡安全最重要,網絡安全不只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要單獨設立一個章節講網絡安全問題,以引起學校的重視?!庇捎趪?、地方、學校對網絡安全高度重視,提出規范性制度要求,迭代技術更新快,降低了事故的發生率,使各級各類學校網上教學與管理有了保障。

      雖然教育行業網絡安全受到高度重視,但一定程度上還存在網絡安全軟硬件投入力度不足、等級保護落實情況欠佳、安全風險管控手段落后、網絡安全管理監督缺位、在線教育防護能力薄弱等問題。未來各級各類學校應在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全面保障教育系統網絡安全:一是健全網絡安全責任制,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二是強化網絡安全監測能力,健全網絡安全監測通報機制,加強對新形態在線教育的安全監測,提升網絡安全態勢感知能力。三是提升數據安全特別是個人信息保護能力。四是開展教育系統網絡安全攻防演習,提高重大事件應急處理能力。

      (四)數字校園(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不可偏廢

      “十三五”期間,作為《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小學數字校園建設工作受到高度重視,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及中小學校都在努力完成建設任務。我國發達地區省份在數字校園基礎上,提出智慧校園的概念,為建設數字校園(智慧校園),各地收獲了很多好的經驗:一是縣區加強頂層設計和協同研究,成立專家團隊,明確建設理念、目標、原則、內容和模式,統籌考慮技術、業務、管理、服務和文化;二是加強政企學研合作,找準智能產品與教育的契合點,使得技術與教育的融合更加優質、高效;三是培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的創新應用帶頭人,激發教師內生動力,顯著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數字校園建設與應用的辯證關系是:從應用角度提出建設要求,在建設中推進應用,兩者不可偏廢。隨著中小學數字校園(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的不斷深入,區域性教育數據大腦必將建設應用。但是數據采集、整合、共享方面還存在技術壁壘、缺乏頂層設計,存在數據碎片化和數據分析結果簡單化等現象,不能有效積累形成資產。未來,教育數據大腦更應聚焦數據交換、數據治理、數據安全和數據服務四方面重點建設內容,加強教育數據倉庫的設計與建設,推動新舊之間、部門之間、應用之間數據的連接與融通。

      (作者單位:劉雍潛,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楊現民、張瑤、周德青、吳貴芬、米橋偉,江蘇師范大學;李新,北京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EB/OL].[2021-06-01].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0/52692/twwd/202012/t20201201_502710.html.

      [2]經濟學人.2020年中國教育信息化行業發展現狀分析疫情強化教育信息化建設[EB/OL].[2021-05-26].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0/52692/twwd/202012/t20201201_502710.html.

      [3]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NNIC最新報告:我國教育信息化進入融合創新階段[EB/OL].[2021-05-26].https://www.edu.cn/xxh/zyyyy/zxjy/202102/t20210203_2074877.shtml.

      [4]教育信息化.權威的教育信息化資訊平臺[EB/OL].[2021-05-30].http://xxh.resource.edu.cn.

      [5]前瞻經濟學人.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投融資情況回顧融資規模飆升[EB/OL].[2021-06-15].https://xueqiu.com/8302426719/171237688.

      [6]中央電化教育館.中央電化教育館關于公布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項目總結工作情況的通知[EB/OL].[2021-06-01].https://www.ssfiction.com/industrynews/118687.html.

      [7]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公布2020年江蘇省智慧校園及示范校審核認定結果的通知[EB/OL].[2021-06-01].http://doe.jiangsu.gov.cn/art/2021/1/28/art_58960_9657062.html.

      [8]楊玉寶,何經梅.我國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政策年表的構建與反思[J].教育信息技術,2020(06):3-9.

      [9]包蕾.突破瓶頸讓智慧校園更“智慧”[J].教育與裝備研究,2020,36(11):10-14.

      [10]馬小強,賈平.“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區域應用實效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20,41(10):59-64.

      [11]中國軟件評測中心.教育行業網絡安全白皮書重磅發布[EB/OL].[2021-06-01].https://www.cstc.org.cn/info/1202/1610.htm.

      [12]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關于印發《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2021年工作要點》的通知[EB/OL].[2021-06-01].http://www.moe.gov.cn/s78/A16/tongzhi/202103/t20210319_520941.html.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网站,久久精品久久无码,国产AV一二三无码影片色多多,在线成人无码AV免费网站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