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統計分析:浙江實踐
莫世榮 程莉莉 張仲華 張國棟
2020年,浙江省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緊緊圍繞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大局,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和《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發展規劃》《浙江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全面加快教育現代化。
2020年全省教育技術裝備統計工作依托浙江省教育裝備管理公共服務平臺開展,統計對象為全省普通中小學校。統計指標涉及學校教育技術裝備總體情況、裝備管理人員、裝備用房、裝備資產、裝備應用等指標。統計數據由各中小學校填報,經縣(市、區)、設區市、省教育技術中心逐級審核。根據省、市、縣、校四級裝備統計數據,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對2020年度全省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的統計數據進行了分析說明,并根據數據分析提出了多項工作建議。
一、基本情況
(一)教育技術裝備經費投入情況
2020年,全省普通中小學校教育技術裝備經費總投入63.11億元,比2019年增加4.49億元,同比增長7.66%;當年生均教育技術裝備經費投入1 045.47元,比2019年增加60.61元,同比增長6.15%。2020年各設區市生均教育技術裝備投入平均值1 019.04元,標準差171.86元;各縣(市、區)生均教育技術裝備經費投入平均值1 041.98元,標準差430.43元。至2020年底,全省生均教育技術裝備資產值5 843.33元,各設區市生均教育技術裝備資產平均值5 905.13元,標準差399.77元;各縣(市、區)生均教育技術裝備資產平均值為5 816.60元,標準差944.87元。
(二)信息技術裝備情況
至2020年底,全省普通中小學校已裝備計算機178.62萬臺,年度新增18.31萬臺,計算機總值74.18億元,網絡及外部設備總值39.29億元,多媒體設備總值55.06億元。全省普通中小學校生機比3.38∶1,有效生機比4.52∶1;99.57%的中小學校擁有校園網,98.77%的學校無線網絡覆蓋主要教學場所;共擁有303 196套多媒體設備,比2019年新增2.2萬套,其中交互式多媒體比例為53.49%,班級多媒體普及率為100%;5 177所學校建有錄播教室,建有錄播教室學校的比例為92.2%;3 162所學校配備了322 118臺移動學習終端,配備有移動學習終端的學校比例為56.31%,1 051所學校允許學生自帶移動學習終端;2 191所學校建有校園電視臺,建有校園電視臺的學校比例為39.02%。
(三)實驗室和專用教室裝備情況
至2020年底,全省普通中小學校擁有各類實驗室、創新實驗室、學科教室、功能教室和圖書館(室)170 836間,儀器器材設備總值94.70億元,其中普通實驗室儀器設備總值16.72億元、創新實驗室儀器設備總值13.74億元、學科教室儀器設備總值10.76億元,專用教室器材設備總值53.48億元。99.59%的學校理科教學儀器達到《浙江省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標準》配備要求。
(四)圖書館(室)裝備情況
2020年,全省普通中小學校圖書裝備經費總投入5.2億元,累計藏書總額為37.60億元。99.88%的中小學校建有圖書館(室),總藏書量2.74億冊(不含電子圖書)。生均藏書45.39冊,其中高中53.94冊,初中48.28冊,小學41.07冊,年度生均新增3.78冊。
(五)新型教學空間裝備情況
2020年,全省新增(或改進)創新實驗室1 954間,新增(或改進)學科教室1 249間,共有4 391所學校累計建有創新實驗室7 169間,建有創新實驗室的學校比例為78.20%;3 008所學校累計建有學科教室16 165間,建有學科教室的學校比例為53.57%。
(六)之江匯教育廣場數字資源建設和應用情況
截至2020年底,之江匯教育廣場總訪問量突破29.5億人次?!巴Un不停學”和假期公益課堂活動等訪問高峰期間日訪問量突破350萬人次,年度日均訪問量超過250萬人次,年度總訪問量達9.6億人次,同比增長41.18%。年度用戶活躍度464.68,活躍用戶比例達57.52%。
年度新增資源367.34萬條,新增微課資源7 000余個。年度開設覆蓋全學段、體系化的網絡同步課程3 395門。年度培育500個精品教學空間、336個優秀學習空間、25個空間應用優秀學校和13個空間應用優秀區域。建成100所省數字教育資源建設與應用示范學校、100個中職技能大師微講堂、10所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樣板校。建成734個名師網絡工作室,培養學科帶頭人2 576人,開展研修活動20 560次,名師直播活動884場、名師評課活動494次,開展名師線上線下組團送教幫扶活動361次。推出首批920所中小學數字家長學校,確定125所浙江家長學校聯盟校。助力援建地區開展數字化教學,為援建地區開通教師賬號12 449個。
(七)教育技術隊伍和組織機構情況
2020年,全省普通中小學?,F有計算機及網絡管理人員15 690人,其中專職人員8 999人,占比57.36%;高級職稱1 366人,占比8.71%?,F有實驗教學管理人員27 280人,其中專職人員12 281人,占比45.02%;高級職稱3 605人,占比13.21%?,F有圖書館管理人員8 075人,其中專職人員3 725人,占比46.13%;高級職稱758人,占比9.39%。
2020年,全省50.76%的普通中小學校建有教育技術專門機構,其中31.38%的學校將教育技術專業機構設為中層機構,46.84%的學校設專人負責但未設專門機構,2.40%的學校未建立教育技術專門機構且無專人負責教育技術工作。
二、主要特點
(一)投入總量持續增長,內容呈現多樣化趨勢
從總體投入來看,如圖1所示,全省普通中小學校教育技術裝備總投入持續提升,20 1 8 — 2 0 2 0年連續3年超過50億元,20 2 0年比20 1 9年增加7. 6 6%,達到63.11億元。
圖1 2011—2020年全省教育技術裝備總體投入情況
從裝備內容上看,如圖2所示,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信息化裝備不斷增加。其中交互式多媒體比例從51.50%提高至53.49%,建有錄播教室的學校比例從70.42%提高至92.20%,配備移動學習終端的學校比例從44.46%提高至56.31%。二是實驗教學裝備投入趨勢向上。實驗室裝備2018—2020年每年經費投入以7%—12%的比例增長,2020年實驗室裝備經費投入已達到信息技術裝備經費投入的83.24%。三是新型教學空間呈向上態勢。其中創新實驗室、學科教室數量分別從5 891間和14 454間增加至7 169間和16 165間,建有創新實驗室和學科教室的學校比例分別從63.51%、49.99%提高至78.20%、53.57%。
圖2 2011—2020年各類教育技術裝備投入情況
(二)政策導向推動新型裝備發展,區域和城鄉差距仍然存在
如圖3所示,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教育”的發展,全省教育技術裝備投入總量持續增長,生機比、教學儀器配備、生均圖書、無線網絡等基本辦學條件基本均衡,錄播教室、創新實驗室、移動學習終端等新型教育技術裝備得到較大提升,離散系數明顯下降,但區域和城鄉不均衡現象仍存在。
圖3 2018—2020年設區市教育技術裝備指標離散系數
從各縣(市、區)生均教育技術裝備資產平均值和標準差分析,如圖4所示,從圖中數據可以看出區域教育技術裝備資產差距較大,離散度較高,從教育裝備視角反映了教育資源配置的區域不均衡性。
圖4 2018—2020年城鄉教育技術裝備指標離散系數
(三)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日趨完善,高質量在線教學服務成為新方向
由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全省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并順應時代發展和用戶需求,逐步從大體量優質內容共享轉向高質量在線教學服務。之江匯教育廣場應用實現縣(市、區)全覆蓋,縣(市、區)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連通率達97.87%。全省教師網絡學習空間開通率95.09%,教師活躍空間比例達57.52%。之江匯教育廣場在線教學課程內容不斷豐富。累計建成4 145門網絡同步課程,共49 875課時,其中小學2 278門,占比55.0%;初中688門,占比16.6%;高中405門,占比9.8%;其他774門,占比18.7%,實現在線課程全學段覆蓋。2020年新增3 395門網絡同步課程,同比增長616%,累計86余萬名學生報名學習,占全省學生數8.25%,跨縣(市、區)學生數占比57.1%,63 617人次完成課程學習,累計學習時長27.30萬小時,共賦予網絡學習平臺學分117 119分。在線教學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實現數字電視、PC端和移動端全方位一體化服務,在線教學直播、點播全時段覆蓋。之江匯教育廣場有效支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學”教學的開展,期間之江匯教育廣場頁面總訪問量達1.43億人次,移動端啟動次數3 705萬次,電視端超過4 300萬人次觀看。深化網絡學習空間在備課、授課、評測等教學環節的應用,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網絡學習環境,教師空間教學工具使用覆蓋率達30.59%。
(四)機構和隊伍建設有待加強,與事業發展需求仍不相適應
對標教育改革發展和教育技術事業發展,教育技術組織機構建設明顯不足。如表1所示,2020年建有教育技術專管機構的學校比例為50.76%,比2019年提高了7.09個百分點,學校教育技術專門機構建設發展有所提高。
表1 2016—2020年全省普通中小學校教育技術組織機構設立情況
在學校教育技術專業隊伍建設上,2020年全省實驗教學人員、信息技術人員、圖書管理員的專職人員比例分別為45.01%、57.35%、46.13%,較上一年度未見明顯提升(見表2—4)。其中實驗教學人員與圖書管理員分別比2019年降低了0.26、0.03個百分點;信息技術人員比2019年略有增加,上浮0.8個百分點。實驗教學人員高級職稱人員比例比2019年增加了0.06個百分點。
表2 2016—2020年全省普通中小學校實驗教學人員情況
表3 2016—2020年全省普通中小學校信息技術人員情況
表4 2016—2020年全省普通中小學校圖書館(室)管理人員情況
三、工作建議
(一)加快教育技術裝備轉型升級,服務新時期教育改革發展
隨著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技術賦能教育教學創新成為新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戰略路徑,也賦予教育技術裝備新的內涵、形態和作用。服務新時期教育改革發展,教育技術裝備要積極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深刻把握智能時代技術發展路線,深刻理解技術和教育的關系,加快云計算、大數據、5G等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情境化、多樣化、數據化為特點,充分發揮教育技術裝備創新課程資源、學習環境、教學方式、教育管理和評價、教育供給等作用。大力推進“互聯網+教育”大平臺、智能化校園、在線教育教學資源建設;深化創新實驗室、學科教室、綜合性實驗室、網絡學習空間等新型教學空間建設;著力加強技術裝備創新實驗教學和服務勞動教育。
(二)強化人本和績效意識,深化教育技術裝備建設和應用管理
要堅持育人為本,將服務師生作為教育技術裝備“建、配、管、用、研”的根本原則,始終堅持遵循教育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加快落實教室燈光護眼工程,全面達到教室照明強制性衛生標準,加快實現可調式課桌椅在學校的推廣應用;規范對移動終端、交互式電子白板、手機、穿戴設備等技術裝備的管理和應用。積極利用技術裝備創新教育教學,更多地體現運用技術對學習和教學過程及資源進行策略設計、管理和實施,以增強知識、促進和提高學習的績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人人發展。要堅持應用和問題導向,在新型教學空間建設、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和能力提升等教育技術裝備項目中建立健全競爭性獲得等制度,強化績效管理。
(三)完善數字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加快發展高質量線上教學
強化統籌協調,深化數字資源公共服務體系應用,將網絡學習空間作為師生進入各級在線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和入校教育應用的統一入口,提高資源建設效益和運行保障水平。加強線上教學研究,推動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發展,組織名師名校上“云”,匯聚高質量線上教學課程,提供高質量線上教學服務。完善優質數字資源激勵評價機制,突出“貢獻度”評價維度,對在資源建設中作出積極貢獻的學校、教師及相關單位以適當方式予以表彰,倡導將數字資源建設成果作為教學成果評定、職稱評聘和評優評先等方面的重要依據。切實落實國家關于財政教育經費可用于購買信息化資源和服務的政策,推進省、市、縣(市、區)各級財政分擔機制,實現“上下合力應用、各地自主管理、財政分級承擔、按年彈性投入”,鼓勵探索“按需采購、按用付費”,鼓勵探索利用生均公用經費購買線上教育教學服務。
(四)優化經費投入和隊伍建設,促進教育技術裝備工作可持續發展
教育行政部門要優化教育技術裝備投入,為裝備配備、運行維護、應用培訓、隊伍建設等提供必要保障;通過政策傾斜和多元投入等方式促進區域、城鄉均衡;引導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探索采購服務等信息化供給新方式。著力加強教育技術機構和隊伍建設,強化教育技術管理部門的統籌謀劃和業務指導職能,打造技術精湛、結構合理、人數充足的專業隊伍,大力推進中小學校首席信息官制度。持續推進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建設,強化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能力。持續加強實驗管理員和圖書館管理人員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多層次、多形式、重實效的培養培訓體系,積極為其創設職稱晉升、研修培訓等良好環境,提升專職人員和高級職稱人員比例。依托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提高教師應用技術開展和創新教學的能力。
(作者單位: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